春节期间,少不了抢红包,微信红包封面近日意外走红,不少人提前准备好了各式各样的红包封面,有人直呼:“微信红包封面竟然比红包还难抢!”同时,不少商家抓住商机,靠卖微信红包封面月入百万。
给“红包”是中国传统习俗,春节期间的红包文化体现了国人注重亲情及礼尚往来。现实中的红包封面多种多样,美观的设计、良好的寓意成为选择红包封面的重要因素。而互联网时代,为顺应和满足用户对红包封面的多样化选择和个性化需求,微信通过红包封面开放平台,提供了定制方在定制并购买微信红包封面后,无偿向用户发放个性化红包封面的创意产品,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事实上,早在红包封面定制之初,微信就通过《“微信红包封面”定制功能使用条款》,在用户权利与义务条款下,明确约定“腾讯提供本功能及相关服务、最终用户领取微信红包封面、最终用户使用微信红包封面发送微信红包过程中涉及对信息内容的使用,均无需另行取得任何第三方的同意并无需向任何第三方支付任何费用,未经腾讯允许,你也不得因微信红包封面而以任何形式、向最终用户或其他任何主体收取任何费用。”2020年初,微信红包封面团队就曾发布了《关于提醒定制方合理使用微信红包封面,杜绝有偿售卖微信红包封面的违规行为的公告》,针对向用户有偿销售微信红包封面的违规行为,对涉及该等违规行为的定制方账号,将已通过审核的微信红包封面下架等处罚措施。
诚然,目前仍存在个别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微信红包封面的稀缺性和紧俏性,以及用户追逐特定设计精良红包封面的强烈愿望,实施了以无法领取红包封面的虚假序列号来欺骗用户或自行销售自己设计的红包封面予以营利的违法或违规行为。但是,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并不能否定微信红包封面定制服务受到用户的喜爱,也不能否定广大用户在获取个性化、多元化红包封面时的喜悦,更无法否定红包封面定制服务自身的合理性、合法性。任何商业模式的存在都无法避免不法之徒的不当利用或被诈骗伎俩所利用,任何事项和理由都可能成为骗子进行诈骗的工具和托词,但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不应当因噎废食、以偏概全,而应当通过法律的约束、规则的限制、知识的普及以及良好的治理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负面影响。用“一刀切”的办法禁止定制红包封面,表面看是防范诈骗风险,深里观察则是“懒政”思维作怪。
治理涉微信红包封面灰色产业链,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事实上微信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对任何形式的售卖微信红包封面、损害用户体验行为进行持续打击,以便为定制方和使用方提供开放、健康、公正的生态环境。同时,那些被骗子利用的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等应基于平台治理规则,在知悉用户受骗和平台骗局的情况采取删除链接、冻结资金、降级处罚、封禁账号等治理措施参与共同治理。此外,媒体、消协对于此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加以关注和引导,提升消费者的防骗意识。
微信红包封面滋生灰色生意,不能一禁了之,有效治理方为上策。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棋牌资讯
微信红包封面